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调查报告

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07-16 10:30:38
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1

当前,全国各地劳动用工市场呈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市也相应出现了用工难求、人才更难求的“用工荒”。分别对住公司、公司6家较大规模具有代表性的外资企业进行走访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相应建议。

一、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的劳动用工问题

一是用工总量不足。据调查,全市6家重点外资企业目前日常用工总需求量为20xx人,而实际可供职人数为1500人,用工空缺人数为500人,空缺率为25%。

二是用工结构不优。从调查情况来看,按行业划分,用工缺口全部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信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行业为最紧张,用工缺口分别为380人和50人,空缺率分别是30%和20%;按岗位划分,全部集中在生产人员;按性别划分,主要以女工居多,缺口人数为350,占总缺口的70%;按年龄划分,30岁以下缺口200人,30-40岁的250人,占总缺口的90%,即以劳动效率较高的青壮年为主;按文化程度划分,全部为高中及以下的比较抢手。

三是用工成本增加。工资的普遍高涨和企业之间福利的攀比,迫使企业工资性和福利支出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薪及周边地区加薪抢人的压力,使得外资企业用工成本大幅上升;为了生存,有些企业甚至忍痛割爱,有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也只能低就学历不高的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专业人员。

二、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劳动用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本地工业化发展大提速和服务业大腾飞的大发展带来的总需求大幅增加。全市目前规模工业企业已经超过200家,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近10年每年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最高年增速达到50%;限上商贸企业年净增70家,仅规模工业和商贸企业每年对用工的需求缺口就大,相对对待遇较高期望值的外资企业来说,招工更难。

二是用工结构性问题加剧供需矛盾突出。用工缺口最大的是一般性生产岗位,而且以女工居多,这主要是由我市外资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决定的,而劳动量相对较小和劳动环境相对较好的服务业比起倒班和面临噪声灰尘等问题的工业企业更具吸引力;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市近几年企业民营化改制后下岗的大多为40、50人员,80后年轻人待岗的大多为高不成低不就的具有一定高学历的人才,而外资企业需要的都是40以下和人力成本低的低学历人员。

三是待遇不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外资企业大多处于创业初期,企业效益还不够明显,因此难以高薪养人高薪留人,大多数具有一技之长和年轻的硬劳力都愿意“孔雀东南飞”,南下或东进到我国经济发达城市淘金去了,剩下的不多且有些还是“老弱病残”的企业非招工对象。

三、解决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用工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拓宽用工渠道。协调农民和劳动部门,通过春风行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培训企业急需的岗位人员;定期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政府搭台,组织企业现场招聘,实现供需直接见面;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在媒体上发布用工需求信息,开辟免费专栏或者予以财政补贴于各种招工及其培训费用。

二是改进用工形式。针对社会上不同剩余劳动力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岗位和方式用工,如对在校大中专生、技校、职高学生有一技之长的,可以在寒暑假用于打短工,解决生产季节性强的企业用工燃眉之急;也可以不需招聘,通过奖励老职工特别是周边山区农村来的老职工介绍、引荐,直接带动其知根知底的亲戚、朋友、同乡来试岗。

三是提高劳动待遇。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引人留人方法,可以通过加薪,也可以通过增加实物分配等社会福利和劳保,还可以通过发红包、发加班费等“人情化”办法,或优化公共设施如免费游泳馆、球场、影院、舞厅等措施来吸引人、挽留人。

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2

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而人们都说大学就是一微型社会,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说,我们要渐渐地学会去如何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自处,如何展现自己的魅力,迸发光彩。大学校园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我们远离了父母,暂时告别了朋友,亲戚,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这使我们在十分怀恋昔日好友的同时又渴望获得新的友谊。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社会交往能力日趋重要。从大学这个微型社会步入真正的社会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一)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

通过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

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

这类大学生能与他人交往,但总感到与人相处的质量不高,缺乏影响力,没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多属点头之交,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他们难以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类同学多会感到空虚、迷茫、失落。某高校06级一学生,因同学关系不好,倍感孤独、压抑,最后离校出走。在离学校较近的几个中小城市闯荡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学校,在校园中与接到通知后星夜赶到学校的陈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时,悲喜交加的陈某父子面对的,除了学校因陈某不假离校、旷课50多个学时而给予的勒令退学处分和校方师生的同情之外,谁也无力给予陈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

这类大学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往 ……此处隐藏58983个字……,有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乐于表现自我,注重自身的独立性,敢于直言利益,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对强调奉献而回报不高的职业类型兴趣不大。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功利的一代,但事实上,这正是商品经济所呼唤的社会人格。他们是历史与文化的适应者,但更是未来的开拓者。

转型社会中社会人格也发生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而在此过渡阶段便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人格类型的嬗变。美国社会学思想家在其“尚武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划分中,对“尚武社会”的社会成员的精神特征归纳为:“一致、服从、忠诚、墨守成规、无创新精神、依赖权威,以及关于现状既是自然的又是惟一可能的信念。由具有这种思想组成的社会必然是保守的和敌视创新的,不灵活的及难以重新组织的……。”而他对于“工业社会”的描述则为:“……个人更注重个人的利益;不强求价值信念的同一(这实际上意味着整个社会中的人们更具备”宽容“和”同情“的精神,但须注意,这里”同情“指的是类同于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解释性的理解“,即”是指在获得关于指导行动者的动机的知识的理解行为“,颇类似于孔子的”忠恕之道“里的”尽己之心和推己及人“,也就是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他人的价值观念看待事物);愿意在价值多元化的组织中而不愿在强制性的组织中生活;强调个人的努力,视自致的社会角色的价值高于先赋的社会角色的价值;尤其重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求新求变精神,而不愿受制于一般~的束缚;对待他人更显尊重但不屈服迷信权威;不愿受他人的役使而力求保持合作的伙伴关系。”

当然,以上两种社会类型的划分仅仅是两种理想型的划分,而就目前我国的阶段看,处于这两者的中间阶段,也就明显地带有社会人格的过渡特征,在社会的转型期中,无疑也会带有一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极影响,人的发展状况也会具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人格分离、心理浮躁、焦虑和动荡不定、价值观困窘、行为易失范等等。但从历史的取向上看,塑造经济关系及意识上独立自主的个人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要求个人具有与企业同样的主体地位,淡化依赖性;而且更要求人的平等意识,这不仅指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更注重的是平等的竞争,当然这种竞争的平等“只能是机遇均等,而不能是完全的平等……”;同时更鼓励个人具有风险意识,“高风险投入才能有高收益回报”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人们互相之间的社会互动带有信息社会的“广而不深”的时代特征,更重功利和时效;极为重视契约型的人际关系;由于人的自主性及自尊心大为增强,故尊重他人,持合作精神与人共事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强调机遇,在获取社会价值目标上有时甚至存在侥幸的心理,如期望靠彩票发大财而促成摸奖的火爆场面的现实写照;凡此种种社会心态的演变及社会人格的变化,我们认为均会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的形成。市场经济已向新时代的人格作出了要求,那么,当代中学生是否适应这种挑战呢四、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结构现状的分析

社会人格的结构,我们这里是指各种社会人格特征在该群体意识中的等级分布状况,等级作为结构的特征之一,它有着高低之分,而评判高低的标准,在这里我们采用“[垂直的等级]--以能量的获得的优先排列顺序”即社会人格的结构中的高低等级的划分为准,主要是看主体对各种社会人格特征的重视度或试图改善的努力度--这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具体地说来,在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中,哪些是拥有高赞同度的,哪些是拥有中等赞同度的及哪些只拥有低等赞同度,这就是他们的社会人格结构特征。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关的题目为“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回答的选项共包括当代人的普遍人格特征为4项,其中被选比例最低的为第0项“勤俭节约”(比例为.4%),而被选比例最高的为第项“自尊”和第4项“善良、宽容精神”(均为4.2%),于是我将.4%~4.2%之间的距离三等分。得出.4%~5.7%,5.7%~0%,0%~4.2%三个比例值的等级区间,每区间的长度均约为(4.2%-4.2%/3)≈4.3%。这样就得出了低赞同度、中等赞同度及高赞同度三个等级划分的层,我认为这种方法虽是一种尝试,但仍然是较为科学的,下面将分别讨论三个等级层中的社会人格特征。

低赞同度等级层:

属于此层中的社会人格共有6项:分别是⑤“独立思考”(4.4%);⑥“慷慨大方”(.9%);⑧“有合作精神”(.9%);⑨“尊老爱幼”(3.6%);0“勤俭节约”(.4%),这些社会人格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属于不被重视的类型,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认为其为“最重要的品质”。“勤俭节约”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们的父辈所秉承的经济观,更多的人体现出一种理财的新观念,他们讲求生活的质量,却又不会轻视每一分钱,该花的决不吝惜,不该花的决不胡花,故只有.9%的人赞同“慷慨大方”为最重要品质。而“尊老爱幼”的比例之低,则恐怕要归咎于现代家庭中子女的地位畸形偏高,中学生普遍有“小皇帝”心态。他们对这样的传统美德,缺乏较深的体会。在生活中养尊处优,不能吃苦,因此也不大赞同“工作勤奋”的踏实态度,由于上述家庭、学校的某些原因,现代中学生的独立性也不够强,同时现行的教育体制中鼓励学生思辨精神的因素甚少,故中学生也普遍未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最后,中学生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态度是最令我们担忧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专门化,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变得“大量化、深度浅”的特征,个人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而又缺乏合作精神则无异于天方夜谭,当代中学生未能认识到这一点,而过分强调个人的能力,以个人为中心,这是极为有害的。

中等赞同度等级层:

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四项。②“正义感”(8.2%);( )竞争意识“(6.0%);( 2)”待人真诚“(9.2%);( 4)”意志坚强“(8.0%)。其中②、( 2)两项更接近传统道德对国人的要求,当今的中学生虽对正义感有中等程度的支持,但结合”偶像崇拜“中的仅5.8%的人崇拜”见义勇为“的英雄,可见大多数中学生只是渴望社会正义却少有人敢于身为社会正义的承担者。他们因为得自于父母和老师的理解较少,故期望”待人真诚“成为普遍的社会环境。而展望未来,”具有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却是现代人必具的心理条件,这两点,恐怕当代中学生在此方面还有待提高。高赞同度的等级层:在这一等级层中,共有4项。①”自尊“(4.2%);③”同情心与爱心“(.0%);④”善良、宽容“(4.2%);⑦”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3.2%),由它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中,以爱国为己任已受到高度赞同,强调自身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成为共识,这同几年来我们狠抓爱国主义教育不无关系,调查说明,当代中学生是爱国且有高度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已初步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的自身的国民责任,这是令人欣慰的。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同时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的人格,这对目前我们的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园丁工程“中,更加充分地认识人、研究人是新时代教改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维护青少年正当的”自尊“,消除畸形的”自尊“,给他们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道路。

《社会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