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观后感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

时间:2024-07-16 10:31:36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10篇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10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堂的孩子》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1

距看这部电影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不是我懒,不想写,而是我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和语言来描述这部电影。它带给我的震撼,超过以往我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它就是日常生活的叙述,开头甚至平淡的让我没有看下去的耐心。直到小男孩哈里把妹妹的鞋子弄丢后回家央求她不要告诉父母的时候,我意识到,精彩开始了。

兄妹俩商量好了妹妹先穿着鞋子去上学,下课后又立即跑回家还给哥哥,然后哥哥再穿着去上学。我很同情他们,在我童年的时候,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用为这样的小事烦心,一双鞋子而已嘛,丢了还有新的。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从一出生,就忍受着贫困的折磨,小小的一双鞋就把全家人都难住了,兄妹俩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当哥哥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奖励有一双鞋子的通知的时候,他不顾一切的哀求老师让他参加。比赛中,他的眼前不断晃动着妹妹、鞋子、光着的脚丫巴,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获胜,得到那份奖励!

看到这里,结局已经不重要了,哥哥为了鞋子,甚至可以说是他的梦想,付出了他所能付出的一切。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情反映在导演以蹲下来的姿势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所以哈里和妹妹的语言是幼稚的,思维是幼稚的,行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哈里一起在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闯进你胸膛: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哈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在哈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哈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热爱,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大胆地把失望留给哈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哈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哈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摩。

整部电影细腻真实,小细节中却无处不透露着导演的用心良苦,我想,这样的电影,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影。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2

《天堂的孩子》是一个关于两兄妹和一双鞋子的故事。整部影片是多么的简单、自然、纯朴。

阿里出生于伊朗的一个贫困家庭,连买一双鞋都会给家里带来负担,父亲每天为家庭的生计而奔波劳碌,却对家庭始终保持关心和负责任,母亲生病在家不能干活,9岁的阿里和姝姝莎拉几乎承担所有的家务事。由于阿里不小心把姝姝的旧鞋丢失了,不得不一双鞋两个人轮流穿着上学,每天都忙于奔跑在学校和家之间的街区小巷。小莎拉的纯朴和稚趣,令我觉得很纯真很自然。阿里那双清澈、忧郁的大眼睛,总是令我觉得有点心痛但又很佩服。他们对家庭的承担总是很自觉,生活虽然贫困和艰辛,但从不抱怨。阿里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执着,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总是散发出一种倔强的光芒,使阿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的努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又令我怀念起小时候的生活,从前我们这里也是不富裕,我童年的时候,除了上学,在放学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很自觉地承担家里的家务事及到地里劳动,很少抱怨,为了得到我们一些简单的玩意而积极进取及得到后那种感觉快乐无比。

对比一下现在的孩子,真是有一种心痛和担心的感觉。现在很多的孩子,好像天生出来就是诉取,就是享受,从来不知道付出是什么,责任是什么。想要什么,就要求家长给什么,想要买什么,就要求家长买什么,当家长不答应的时候,就是不高兴,苦着脸蛋发脾气,没完没了的。就算家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还是觉得不值得高兴,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应该的,一点也没有感恩的心,从来都不懂得这样想一下“我已经得到我想要的东西,太高兴了,我要好好报答我的家长,我要好好学习,我要做家务事等等”。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是朱多借口,不愿意做,就是做也是很委屈地做,甚至会说“别人家的孩子就是什么都不用做,为什么我就是要做,不要命令我做……”。

贫困是不幸,但那些贫困的人们,却不曾因贫困而丢失善良、宽容、感恩和相互之间的温情以及那种向着目标积极进取,不懈努力的精神。反而现在这些孩子们,生活太舒适了,好像是迷失了方向的羔羊,抱怨太多,诉求太多,付出太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这样发展下去,我不敢想象他们以后会变成怎么样--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

我们现在的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甚至国际间的博弈也非常严峻。毛泽东年代的艰辛,给我们打下了新中国的基础,邓小平年代的创新,给我们走出了一条富国之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世世代代应该珍惜今天安逸舒适的生活,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社会性主义新人,努力提高物质文明的同时,更加要把我们的精神文明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和平、正义、善良、诚信、感恩、宽容、爱心、积极、乐观等等美德充数人间,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也只有这样,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永不倒。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3

今天我用心观看了《天堂的孩子》这部电影,影片中有一处特别感人的镜头,当萨拉和阿里去找那个穿着萨拉的旧鞋子的女孩子亚宝的家去要回她的鞋子时,他们在门口看见亚宝的`父亲是盲人,亚宝家的经济状况或许比萨拉和阿里更差。电影对于萨拉的眼睛来了一个特点,那是一双湿润的眼睛。观众可以想象她是为自己要放弃即将拿到手的自己的鞋子哭,也是为亚宝这样的经济状况哭。萨拉的眼里流露着不属于那个年龄的女孩子的成熟和善良。尽管阿里家条件差,但是他们有着人性的善良,他们懂得爱和尊重。

影片的高潮是哥哥阿里为了得到季军的奖品——一双球鞋送给妹妹而去参加了市长跑比赛。在这一段落中,导演一共用了73个奔跑镜头,延时7分21秒。导演运用了高速拍摄和旋转拍摄的技巧,慢放的安静的镜头中只有阿里沉重的呼吸声。而阿里奔跑坚持的动力只有回忆:妹妹穿着他大大的球鞋从学校一路奔跑回来;他和妹妹的对话“你干嘛迟到?……它们太大,我总是穿不稳……都是你不好,你不该丢失我的鞋……”;他对妹妹的誓言“若我得到季军,我把球鞋送给你……我会得到季军”。把妹妹鞋子弄丢的愧疚鞭策着他,脑海中闪回的画面和声音强化了这次比赛的 ……此处隐藏5245个字……

我真的很难想象这样一双在我们看来再普通不过的鞋子究竟承载了兄妹俩多少梦想和希望。当小女孩穿着哥哥比她大一号的鞋而不小心将鞋掉在了水中,她小小的身子就一路顺着水流方向追去,她的小手每次眼看着就要抓着这鞋子了,可每次都差这么一点点。这时我们作为观众更焦急,可导演就用这样一种“欲言又止”的口吻让我们失望。我们体会到了比恋人在火车街头擦肩而过更心碎的遗憾。小女孩追着那几乎可以承载她生命全部的鞋子,她哭了,哭得那么伤心。是啊,这不就似都个人失去了他的另一半,哪个富翁一夜之间一无所有那样悲痛吗?不,我敢说,小女孩心中的痛只会更多,因为她小小的鞋子里还承载着哥哥。

这两个孩子的确是从天堂来的,否则何来那纯洁无染的微笑,那美丽善良的心灵。当妹妹看到自己的鞋子穿在另一个更贫穷的孩子脚上时,他们没有去要回,就这样两个单纯的女孩并肩走在一起。女孩最终都没有告诉她真相,自己默默承受着这样的心碎,她比我们都勇敢多了,让一双她梦寐的鞋子穿在另一个她不熟知的孩子的脚上。

阿里的父亲去城里找工作,每摁一次门铃,父亲都语无伦次,以至于别人都以为他在骚扰,而阿里却很流利清楚地表达了目的,我们看到窘迫的父亲的脸上流露除了那敬佩,欣慰的微笑。那个镜头暖暖地照亮每个人都心田,不用过多的语言。

在现实生活中我时常在想,我们生命中的鞋子在哪里,我们究竟有没有这双承载梦想的鞋子?对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更进一步,我们生命的任务是去寻找这双鞋子还是完成这双鞋子的旅程?更有甚者,是不是太多人赤脚走完了一声,还以为这一生很荣耀,可悲啊!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9

看完《天堂的孩子》,我觉得影响我最深的就是片中那一个个不断奔跑的情节。

相依为命的一家四口,靠着微薄的收入艰辛地活在并不发达的伊朗,这个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物质资料贫乏,生活条件艰苦。对于孩子们来说,吃的东西就很奢侈了,更不用说是日常生活用品,所以在小阿里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之后,兄妹两人都很害怕被父母知道,因为这可能会为家里造成负担,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一场奔跑开始了。

在瞒着父母之下,兄妹二人每天都轮流穿着哥哥仅有的一双帆布鞋去上学。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不耽误对方上学,哥哥和妹妹每天都要在回家和去学校的路上努力的奔跑。奔跑的过程中,我看见了兄妹二人的喜悦、愧疚、紧张、担心、忧伤,和无奈。当哥哥在巷子口看见匆忙跑着的妹妹,心里应该五味杂陈,既高兴妹妹的到来,自己可以在上课前跑到学校上课;又为这种场景难过,是自己弄丢了妹妹的鞋,连累了妹妹每天都要这样穿着自己的帆布鞋跑来跑去的去上课。总之,在上学回家奔跑的时候,兄妹二人的内心都应该比较煎熬,同时,奔跑也为二人带来了力量,使他们尽量忘记自己的烦恼,可以不顾一切的朝前冲,只为尽早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在周末的时候,弟弟陪着妹妹到处找鞋,在他们得知鞋子的下落时,这一路是奔跑的,也是紧张和高兴的,因为二人心中的希望都寄于次,想象着可以尽早结束这种来回奔跑上学回家的状态。然而出乎意料,在这个地方,多的是贫困人家,家家户户都靠着艰难的生计活着,而捡到妹妹鞋子的这家人也不例外,活得很艰辛。于是兄妹两对要回鞋子已经不报希望了,又“开始”了换鞋奔跑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奔跑一直继续。在一次妹妹回家的过程中,由于鞋子不合脚,在路过一条小水沟时不小心把鞋子掉到水沟里,妹妹一直坚持着拼命追赶鞋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妹妹穿着湿漉漉的“黑色”帆布鞋匆忙迟到地赶到了哥哥那里,而哥哥也因此上学迟到。经历过这次事情后,兄妹二人都十分无奈,妹妹难过的指责哥哥弄丢鞋子,哥哥也十分愧疚让兄妹二人陷入这种每天交换鞋子奔跑上学的困境。

一次机会悄悄来临,哥哥的学校即将选拔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少年马拉松比赛,三等奖是恰好是一双运动鞋!这对哥哥和妹妹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哥哥的优秀表现下,老师同意他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比赛当天,妹妹为他加油,而他也为自己鼓气,决心想要得到那双运动鞋来改变兄妹二人现状。于是,哥哥开始了努力而毅然的奔跑,在他的努力下,“很不幸”的得到了第一名,错过了最心爱的那双运动鞋。虽然没有了运动鞋,但这一次奔跑,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哥哥的勇气与力量,坚持与决心,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温馨和感动的,在爸爸载满货物的自行车后座上,两双小鞋子出现在画面中,哥哥和妹妹从此奔跑的路程快要结束了,但这份奔跑的力量却将一直指引他们朝着幸福而温暖的地方前进。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10

周末,我看了学校推荐的一部伊朗电影——《小鞋子》。电影伊始,注意到片名译作《天堂的孩子》,顾名思义,天堂的孩子该是善良、纯真的,也的确如此,影片呈现给观众的也正是这样天真、单纯、善良的孩子。

现在的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要买什么就买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用愁吃愁穿。当然,什么事都有两面性,当人们太富裕时,小孩子就会变得像“小公主”“小皇帝”一样,人们之间的友谊慢慢淡化。而电影《小鞋子》里的主人公是个穷孩子,却令人感动。

这部电影在讲述穷人的故事,但决不是穷困的展览。而是表现孩子们是怎样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来走出困境,如何独自度过难关而不愿给操劳的父母增添一丝的负荷。阿里和莎拉的做法或许是幼稚的,但他们的纯真和懂事不得不让人心动。一双鞋子,对大人来说或许很容易得到,但对于孩子,却是要付出许多才能实现梦想。影片中多次出现阿里站在巷子里,焦急地等着萨拉的出现,然后就是一系列奔跑的镜头。为了一双鞋子,阿里和莎拉如此认真地努力着,不放弃一丝机会,没有一丝的懈怠。尽管无奈、委屈、辛苦,可是他们都一一忍下,为了心中的梦想。孩子对梦想的坚持,坚定的信念,他们那纯真的坚持,就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心中的希望,不管怎样也要坚持向它靠近。这份坚持,是那么强烈那么无畏那么不可抗拒!

看《小鞋子》是心灵逐渐感慨而温暖的过程,是灵魂得到洗礼的过程。他们即使在困境中还保持着自尊、淳朴、善良。兄妹本想要回他们的鞋子,可是看到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他们就想女孩家境更差,更需要这双鞋子,穷人间的关爱体恤。阿里得了奖品送给妹妹,浓浓的兄妹情义。家境贫困,父亲对教会的糖果毫无私心,纯洁的信仰……电影很单纯很干净很温暖,孩子的脸上没有对贫穷的抱怨自卑,也没有浮躁无助,没有慌惶逃避,更没有穷苦人间互相敌视,而是互相帮助,互相同情。这是一个纯净温暖的世界,宛如天堂!

影片通过兄妹的童稚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让人感受到贫困生活中仍存在着金钱买不到的希望与温暖。人们不曾因贫困而丢失善良、宽容和感恩以及相互之间的温情。再反观当今社会,这样的纯善你还拥有吗?在教学的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孩子保有他们的纯真与善良。

天堂是什么样的大家都不知道,天堂亦或是阿里生活的样子,并不是因为你贫穷而远离你。天堂就是你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那种从容的心态。内心的快乐并不取决于你所拥有的财富,而取决于你的生活态度。快乐其实很简单,当用一颗从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们其实也生活在天堂。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